常人社提复〔2022〕3号B类
民进常德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常德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养老护理及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市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委等政府部门在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助推了我市养老产业发展。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机构”。2020年,我市印发《常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调整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常老龄发〔2020〕1号),经调整,常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市政府副市长任老龄委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等6名同志任老龄委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32名同志任老龄委委员,并将全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指导全市老年教育工作、开展老年健康活动,以及协助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等列为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
二、专项培训,打造“养老护理”培训品牌。2016年,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月嫂(育婴员)、养老护理专项技能培训的通知》(常人社函〔2016〕13号),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纳入专项职业培训补贴范围,丰富培训内容,强化技能训练,由原来49学时变为170学时,提高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补贴710元增加到1500元。2019年,市人社局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专项职业(工种)精准培育打造技能就业服务品牌的通知》(常人社函〔2019〕37号),再一次明确将养老护理员作为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工种)培训品牌“常德护工”。2020年,再次出台文件提高养老护理员培训补贴标准50%。目前,培训一名初级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已由最初的710元提高到2250元。2019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培训等培训方式,完成涉及养老护理(职业)工种培训的7417人次。对所有参训参培人员实行全免费培训。全市形成以“花溪护工”、“安乡护工”等为主的“常德护工”品牌,在养老护理服务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我市大部分养老护理机构、各类综合、专业医院输送大量护理及陪护人员。同时,近三年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输送到广州、深圳、上海、浙江等地的养老护理人员就达530多人。
三、重点支持,建设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王牌专业。近几年,我市常德技师学院、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汉寿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湘北职业中专学校、常德德才科技职业学校、常德英才职业学校等职业技工院校相继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人数达2378人,每年毕业人数700多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开设护理专业老年人护理方向学科,近两年还增设健康管理专业,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方面的专业医养结合型人才,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学院以“医养模式”为引领,确定专业定位,培养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为一体的专业人才,学生既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又能参与老年人生活基础照护服务。同时,学院加强专业建设,药品技术、健康服务2个专业群在2018年入选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此外,我市职业学校积极配合开展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每个区县市明确1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构作为实训基地,开展对涉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目前,各区县市都已建立1支以上的社工服务队。常德德才科技职业学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与华南职工医院和长寿老人福利院建立实习合作关系。
四、政府激励,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着力培养“一人多技”专业人才,2021年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对全市养老服务机构1252名养老护理员实行全覆盖培训,在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紧急救援、健康指导等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2021年市区两级财政对市辖区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核查后共发放护理员岗位补贴资金63.84万元。2021年,市民政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开展全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颁发奖金奖牌,对一等奖获得者还授予“常德市技术能手”“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激发广大养老护理员“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情。
当前,虽然政府各部门加大了对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整个养老护理行业普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主动参与此类职业(工种)培训的人员依旧十分有限。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高起点谋划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对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我市制定了《常德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纳入规划。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规划内容逐步抓好落实。
二、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政策保障。2021年初,我市出台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常政办发〔2021〕4号),设立专章明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实施百千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培育引进养老服务中高端专业人才,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库。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支持行业协会发布养老护理员市场工资指导价。建立市、县和养老机构三级养老服务培训和实训体系。2.建立养老服务激励褒扬机制。设立养老服务扶持专项资金。对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优秀企业、社会组织和长期从事养老服务、有突出贡献的养老护理人才与管理人才以及在养老行业取得重大研发成果的团队与人才提供专项扶持;对在国家、省、市级养老服务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按规定给予奖励。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按规定授予“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3.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对在市辖区从事养老服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对养老机构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对按要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的各类人员可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市辖区取得国家养老护理资格初级、中级、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证书,并在市辖区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每人每月200元、300元、500元、800元的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1:1的比例负担。
三、进一步加大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正面宣传,积极引导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一是对接职业技术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扩大招生比例。二是进一步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三是加大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养老护理专业师资培养,尤其对养老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生活照料、技术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主要内容要进行重点明确。四是定期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养老护理从业人员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荣誉和晋升。
四、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结合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完善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标准,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现有在岗的养老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按政策、按要求分别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并经考核鉴定,颁发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规范陪护人员管理,将陪护管理逐步向规范化管理过渡。积极引导社区、小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纳入我市民营企业的管理,形成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各项合法权益。逐步提高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水平,改善工作条件,加快提升我市养老护理人员职业队伍技能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5月25日
签 发 人:吴兴国 联 系 人:刘子军
联系单位:市人社局职建科 联系电话:781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