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社提复〔2025〕7号B类
刘伟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招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就业创业的提案》(第263号)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促进高水平创业为导向,以返乡群体为重点,通过强化政策支撑、扩宽宣传渠道等举措,全面推进返乡就业创业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1.不折不扣落实惠企惠民政策。一方面落实社保补贴。市人社局按照直补快办的要求,规范流程、严格审批,通过落实企业吸纳返乡就业困难人员及脱贫人口社保补贴,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2024年单市本级就发放社保补贴412.52万元。另一方面落实培训补贴。近三年累计为返乡务工人员及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电商、家政、餐饮等技能培训3.2万余人,发放培训补贴约3040万元。
2.启动返(下)乡创业引领护航行动计划。2024年,市人社局联合市财政局启动实施常德市返(下)乡人员创业引领护航行动计划,围绕我市农林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培育“新农人”,力争实现每年返(下)乡创业人数3000人以上,每年培训返(下)乡创业人员1000人以上。该计划从信息对接、平台建设、培训服务、项目支持、孵化帮扶、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和优化环境八个方面提供保障,全方位引导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包括建立创业信息台账、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实训赋能、建设创业项目库、提供孵化基地一站式服务、实施引才工程和基层服务项目、加大贷款和补贴力度,以及组织创业活动构建服务网络,调动返乡创业积极性,为返乡人员创业保驾护航。
3.助力基层返乡创业服务工作提质。2024年,市人社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基层返乡创业服务补助申报工作的通知》,对返乡创业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街道)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一定的补助。该项补助旨在推动基层创业服务平台优化设施、强化基层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开展各类返乡创业服务活动,形成良好的返乡服务格局。
(二)营造返乡就业创业良好环境
1.打通“岗位信息最后一公里”。要求全市人社部门通过抖音、公众号等各类官方信息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直播带岗活动,让求职者不出家门即可获知最新的就业信息。将招聘会从人社局大厅改设在步行街、园区、圩场等人群密集的地点,将送岗送到家门口,进一步缩短求职人员特别是返乡求职人员的信息获取时间。市人社局广泛收集企业岗位信息、人员要求等用工需求,通过省平台将返乡人员需求与数据库岗位精准匹配,去年已助力1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
2.加强创业服务载体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搭建“孵化空间+专家指导+全链服务”的孵化格局,帮助返乡人员初创企业迅速成长成熟。2024年,全市21家创业孵化基地,提供服务3947次,孵化创业项目759个,吸纳2998人次就业,其中返乡人员创办的项目96个。二是建设创业实训基地。2024年8月,市人社局联合鼎城区人社局、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和常德市震坤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在鼎城区蔡家岗镇建设常德市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基地按照“2+3+4+5”模式,构建实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训活动,助推返乡及大学生创业者与项目、技术、人才、政策等创业要素的有效衔接,构建项目多样化、模式标准化、教学实践化、服务长效化的实训格局,致力将实训基地打造成服务我市返乡创业者的前瞻性、引领性农林产业创业实训基地。基地建成以来,共为200余人次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创业实训服务。
3.优化服务质效。一方面建设市创业就业服务超市,该超市为全省首家就业创业工作类一站式服务大厅,除在大厅设立传统的业务办理区域外,还创新性的设立了直播室、创业指导工作室、就业测评室等,让就业创业服务更加贴心、更加亲民、更加精准。另一方面布局15分钟就业服务圈。现阶段,返乡人员选择零时工、兼职等弹性工种的人数不断上升,针对这一现状,市人社局按照定位精准化、服务便利化、管理数字化、主体多元化、运行规范化的原则,在全市返乡人员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建立了零工市场(驿站),让返乡人员点一点手机或不出远门即可享受就业服务。目前,常德市已建成综合性零工市场10个,零工驿站15个,全市零工市场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
4.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开展创业训练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文旅融合、互联网+运营、直播带景等多个主题创业训练营,采用“授课+讨论+参观+实战”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帮助返乡入乡的创业者提升素质能力,拓宽创业发展思路。开展专家“问诊”活动。主要分为专家“门诊”及专家“巡诊”。门诊活动主要依托创业就业服务超市定期开展创业专家门诊服务,为有创业意愿的返乡能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解读、创业项目对接服务,打通返乡创业能人与创业指导部门、创业项目之间的联系壁垒。巡诊活动主要是组织企业管理运营、电商产品销售、创业指导、自媒体运营、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专家,深入创业项目现场,实地对返乡创业实体进行“多对一”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共为300余家返乡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指导。开展创业大讲堂。邀请我市知名创业者及企业家,为大家讲述创业经历,解析创业精神,分享创业秘籍,帮助返乡人员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去年,共开展创业大讲堂9场,约2000名返乡创业人员参加。
5.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以乡镇街道社区村为载体,大力开展311就业服务,通过开展培训需求摸排,深入了解返乡人员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意向,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开展了电子商务、家政服务、餐饮烹饪、网络直播等培训,为返乡就业人员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近三年来对返乡务工人员及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以上工种培训3.2万余人。
6.整合社会资源。近年来,市人社局充分发挥返乡创业联合会等协会桥梁作用,积极为返乡创业者回引对接,提升创业者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实地考察+资源对接”的返乡创业区县行、“乡愁万里行”、企业走访、“创业大讲堂-AI赋能创业”等活动,精准为返乡企业提供服务。
(三)扩宽宣传渠道
1.依托活动宣传。以“春风行动”等各类就业服务活动为契机,把就业政策与岗位信息相捆绑,打包式输送给求职人员。在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讲堂、“专家坐诊”等创业服务活动中,除提供技能提升和项目指导服务外,也加强对创业扶持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让返乡人员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深入了解相关政策,为其提供政策指引。
2.依托直播宣传。去年,“常德就业”直播间共开展71场直播活动,涉及政策宣传、优秀返乡创业项目路演、返乡创业就业典型人物访谈等内容。全年直播活动通过微信视频号平台直播,总观看人次近3万,总点赞数超过2500次。直播活动让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活力,有力提高返乡人员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激发返乡人员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3.依托协会宣传。市人社局鼓励各协会结合自身情况,针对返乡创业会员单位开展各类活动,将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信息等广而告之、集中解读。同时,利用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政策解读文章、办事指南,及时发布政策动态,让返乡创业政策触及更多目标人群。
二、下一步工作规划
(一)进一步挖掘政策深度
一是在资金支持上,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针对返乡创业小微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扩大贷款发放规模,协调多部门深入基层了解融资诉求,加强政策解读,确保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二是在就业创业技能提升上,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并提升质量,重点开展乡村领雁创业培训,培养热门领域带头人,同时培育专业师资、打造示范机构、塑造培训品牌;对开展返乡人员技能培训的机构按规定给予补贴,有效增强运营机构活力;三是在用工导向上,严格执行社保补贴政策,对吸纳返乡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用工补贴,鼓励企业吸纳更多返乡就业重点群体;四是在创业扶持上,拟将返乡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补贴资金。
(二)进一步加大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1.将服务向“优”靠拢。市人社局通过全方位搭建多元服务平台,助力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推动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创业载体升级,加强基地间交流合作,促进创业资源集聚。二是强化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依据返乡创业人员实际需求,精准化系统课程,组织实训提升,加强后续指导,提升创业能力与成功率。三是不断完善大厅服务,强化岗位惠民一站式服务大厅监管,优化流程、确保全年服务满意度100%。用好用活大厅直播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直播、视频宣发、活动等。四是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健全零工市场就业实体,提供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培训指导、劳动维权于一体的就业服务,为返乡人员和用工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就业服务,推动全市零工市场(驿站)和“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建设。
2.让工作向“精”看齐。市人社局聚焦就业与创业两大领域,全力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全链条。在就业服务活动领域,市人社局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职引未来-大中小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多项活动,通过高频次、多样化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返乡大学生、返乡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群体,提供丰富且优质的就业岗位。在创业服务活动领域,市人社局开展“百名导师走基层”、“专家坐诊”“专家送诊”、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讲堂等活动,这些活动帮助返乡人员破解创业难题、提升创业技能、拓宽创业视野、了解政策红利、整合各方资源,从而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激发返乡人员创业创新活力。
3.与协会关系向“紧”发展。进一步发挥联合会桥梁纽带作用,激活联合会在返乡创业服务中的动能。始终把服务返乡人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动返乡创业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广泛汇聚各方资源,精准对接会员单位和返乡创业者的需求。着力放大联合会在整合资本、人才等要素上的“倍增器”效应,强化其在政企沟通、行业协同中的“润滑剂”功能。此外,市人社局还推动联合会强化典型培育与经验总结,通过宣传优秀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并鼓励会员单位诚信经营、合规发展,促进会员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同推动返乡创业事业蓬勃发展。
(三)进一步营造浓厚支持鼓励返乡良好氛围
打造“直播+短视频+主题活动+公众号”宣传矩阵,以返乡群体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我市支持鼓励返乡就业创业政策,挖掘推广典型人物,让我市支持鼓励返乡就业创业的声浪辐射更多在外常德籍人员,营造良好的返乡就业创业氛围,吸引更多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开展云带岗、云宣讲、云课堂等活动,定期发布岗位信息,解读人社政策,提供业务办理。将返乡创业人员作为短视频制作的重点受众之一,大力宣传推广返乡就业创业之星,制作趣味性强,受众接受度高的短视频,展现就近就地就业的优势,本地创业的市场潜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各类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公众号等私域流量,将公众号打造为鼓励发动返乡就业创业的重点阵地,围绕返乡人员就业创业精心设置宣传内容,及时发布重要信息,让我市就业创业举措通过朋友圈广而告之。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12日
签 发 人:刘祖欣 联 系 人:罗雅慧
联系单位:市就业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781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