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053号提案的回复

2023-05-12 11:28 来源:市人社局
字号:【

常人社提复〔2023〕3号B类

黄华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常德市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概况

常德市充分激发高校、技工院校以及社会民办机构的积极性,近三年组织1.82万人次参加创业培训。建立各级创业专家咨询团,全市创业指导专家库专家达300人以上,每年为各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提供创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入驻企业“少走弯路”,共开展指导活动200余次。建成了包括市创业孵化基地、国邮港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园、星语林创客大街、常德市电商孵化园、常德市电商企业加速器在内的创业孵化载体集群,先后被评为市级众创空间、省级孵化基地和省级示范基地,累计入住企业达 1518 家,吸纳就业近2万人,已成为湘西北较为专业的创业孵化基地。2017年以来市人社局和团市委联合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重点对各级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搭建展示平台,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及政策扶持,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大赛奖励资金及2000万元的政策扶持资金,通过大赛这一交流平台,基地企业100多个项目达成交流合作意向,有32家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投资。从2017年开始,先后组织孵化基地青年企业主在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和深圳大学举办企业管理与创新研修班培训,通过在知名高校的集中学习,让孵化基地负责人学到了更多企业管理相关知识,解答了他们在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困惑,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每年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双百资助工程或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评选,重点在各级孵化基地企业中选树一批勤劳致富、自强立业、创新成才、带动就业的就业优质初创企业。    

(二)科技孵化基地发展概况

全市共获得科技部、省科技厅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实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全市科技孵化体系,国家级、省级孵化器认定数量和层次居长沙之后全省排名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597家,毕业出孵企业126家,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7家,孵化企业从业人员7000多人,科技孵化器使用总面积22万平方米。

(三)创客主播孵化基地发展概况

为抢占主播经济风口,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市人社局在引进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对市创业孵化基地原电商孵化区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以孵化大学生、返乡人员为培训主体的市创客主播孵化基地,创客主播孵化基地设有不同风格的专业直播间25间以及培训室、选品中心等直播配套设施设备。截至目前,创客孵化基地已累计成功吸纳企业入驻近千家,成功孵化企业900余家,带动就业人员超过2万人,累计纳税额超过千万元。

二、关于委员所提问题的答复

(一)关于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2019年为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我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实施意见》文件其中,产业精英人才来常德创新创业,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补贴。通过出台文件政策明确加大对创新创业的主体支持。对经认定的产业精英人才,在常德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并对产业发展有较大贡献、带来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最高可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创新创业补贴。对来常德企业工作后新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领军人才,给予200万元补贴;对新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的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补贴。为促进返乡创业就业,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吸引鼓励推荐返乡创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采取“十大建设计划”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就业;市工信局拿出专项资金,对依法注册的初创型中小微企业以及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创业者的创业项目给予了扶持。

(二)关于提升孵化服务能力。通过多次考察及对全国孵化基地运营总体趋势的研判,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人社局大力推行由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第三方机构代理运营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的运营模式。采取以年度绩效考核为抓手,根据运营机构为入驻实体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事务代理、活动策划、创业指导等方面服务的情况,实行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我市创业孵化基地运行平稳,管理精细,在孵实体创业成功率得到提升。在第三方机构的运营下,市创业孵化基地先后打造了退伍军人专区,新媒体运营专区、文创专区、返乡创业专区等,聚集了一批产业人才,也孵化出我市最大的自媒体创业群体、电商创业群体、直播带货主播创业群体。原市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成熟的30多家实体,期满整体搬迁至经开区电商加速器园区,形成从个体到小微实体孵化,再到产业园持续成长的创业扶持全链条。

(三)关于增强创新创业动能。我市已经组建了涵盖创业成功社会人士、高校教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创业指导专家团,对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开设创业课程、定期举办创业讲座和创业培训。根据《关于印发<常德市大兴创业之风促进充分就业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市支持优秀创业导师创业指导工作室,预计2023年底前成立11家创业指导工作室,采取大厅坐诊、实地走访两种形式,为不同的创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指导服务。

(四)关于强化协调创新孵化。2020年2月,武陵区投资近500万打造全省第一个飞地孵化项目“上海·武陵”飞地孵化器,项目首次服务期从2020年至2022年,园区位于上海拉法叶园区内,占地1500平方米,年度服务企业孵化规模可达30家。孵化园重点建立1个博士工作站,利用两地资源搭建“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平台,辐射带动高校毕业生、出国留学人员、海归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引入,破解高精尖人才数量少、引进难问题。园区内每月举办1次创新创业沙龙或讲座活动,免费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指导、技能培训、专家咨询等服务。截至目前,博士专家库已纳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涛等10名专家,已入驻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17家科技型企业。

(五)关于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出台《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全市首届先进制造业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活动,61个人才推荐名额全部给予在税收贡献、产业投资、上市融资、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24家企业,强化用人主体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实施分类评价。出台《常德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常德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建立人才认定标准动态更新调整机制,组织开展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975名来自全市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类别的优秀人才成功入选全市首批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计划。认真收集整理全市各级各单位开展人才评选项目的“家底”,出台《市级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实施方案》,对全市现有的53个人才评选项目进行了科学整合,形成了“1计划+10子项目”的市级人才计划体系。强化用人主体的人才评价权,实行企业推荐“突出贡献人才”制度,对获评的“突出贡献人才”,每人一次性发放20万元奖金,并发放“常德人才绿卡”。

(六)关于注重品牌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10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持产业园区、企业、行业组织和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商贸集聚区等创业孵化平台。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对新认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博士后协作研发中心分别一次性给予每家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经费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一)强化落实政策文件。执行《常德市关于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实施意见》、《吸引鼓励推进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及配套细则,严格兑现相关补助补贴,及时研究解决落实文件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二)不断提升孵化基地服务水平

结合基地发展需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通过加强创业指导、搭建资源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强化服务对接等措施,大力推进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创业孵化基地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优化孵化基地全链条。加强各级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全链条、全周期”培育,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以孵化链建设为核心,从孵化体系的薄弱环节入手,加大加速器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创业孵化链条。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10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持产业园区、企业、行业组织和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商贸集聚区等创业孵化平台。

(四)全力营造良好人才环境。重点解决好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家人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进市本级人才公寓、人才驿站建设,迅速启动“智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优化升级工作,有序组织人才开展交友联谊、休假疗养、健康体检等活动,让广大人才在常德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

(五)大力加强孵化基地项目库建设

鼓励市创业指导工作室、市创业指导专家等开展适合我市创业的项目课题研究,积极联系我市知名企业、创业服务团体提供适合我市创业的优质项目。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12日

签发人:刘祖欣           联系人:张恩铭

联系单位:市就业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1351116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