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2020年单位决算公开

2021-09-07 09:00 来源:市人社局
阅读次数:
字号:【

目    录

第一部分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概况

一、单位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0年度单位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20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九、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十、一般性支出情况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十二、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关于2020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概况

   一、单位职责

(一)负责市本级就业服务、创业带动就业和失业保险的事务性工作;

(二)负责为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

(三)负责组织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就业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培训和服务;

(四)负责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

(五)承担市本级创业担保贷款事务性工作;

(六)负责市本级失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参与指导全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工作;

(七)负责组织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承担全市就业相关统计综合分析工作;负责全市基层平台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运行维护与应用;组织实施就业失业信息动态监测及失业预警;

(八)承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

(一)内设机构设置。根据市委编办核定,本单位内设科室9个,所属事业单位0个,全部纳入2020年单位决算编制范围。

其中内设科室分别是:综合部、财务稽核部、城镇就业服务部、农村就业服务部、培训服务部、创业带动就业服务部、信息技术部、失业保险服务所、创业贷款信用担保服务所。。

所属事业单位分别是:无。

   (二)决算单位构成。本单位2020年单位决算汇总公开单位构成包括:本单位无所属预算单位,纳入2020年单位决算编制范围的为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本级。

第二部分

单位决算表

附件: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2020年单位决算公开表(1).xls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决算表.xlsx

第三部分

2020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收入、支出总计分别为1177.41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92.91万元,增长8.57%,主要是因为一是为解决临聘人员工资缺口,预算安排基金管理专项经费37.8万元,较上年有所增加;二是全年综治文明奖、绩效考核奖等发放政策和标准有所改变,总体标准较之前提高;三是本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发放标准有所提高;四是为了充分发挥单位职能,对创客主播孵化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在组织开展了4期创客主播训练营活动的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主播创业系列相关活动,开办了首期IYB讲师培训班及创业讲师沙龙活动,同时对口扶贫古丈县组织开展创业训练营活动等。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合计1136.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74.88万元,占68.19%;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0万元,占0%;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其他收入361.42万元,占31.81%。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支出合计1132.9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82.71万元,占60.26%;项目支出450.27万元,占39.74%;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0%;经营支出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计分别为815.99元,与上年相比,增加8.25万元,增长1.02%,主要是因为一是为解决临聘人员工资缺口,预算安排基金管理专项经费37.8万元,较上年有所增加;二是全年综治文明奖、绩效考核奖等发放政策和标准有所改变,总体标准较之前提高;三是本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发放标准有所提高。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771.56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68.1%,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4.92万元,增长0.64%,主要是因为一是全年综治文明奖、绩效考核奖等发放政策和标准有所改变,总体标准较之前提高;二是本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发放标准有所提高。

(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771.56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16万元,占0.02%;科学技术(类)支出3万元,占0.39%;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714.48万元,占92.6%;卫生健康(类)支出0.66万元,占0.09%;农林水(类)支出15万元,占1.94%;住房保障(类)支出38.26万元,占4.96%。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数为624.5万元,支出决算数为771.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3.55%,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信访事务(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16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该项预算指标0.16万元信访事务未纳入年初预算,属于财政年中预算追加调整。

2.科学技术(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3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该项预算指标3万元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未纳入年初预算,属于财政年中预算追加调整。

3.社会保障和就业(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款)就业管理事务(项)。

年初预算为479.97万元,支出决算为57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0.3%,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员工资福利调整及保险费、公积金等缴费基数增加;二是全年综治文明奖、绩效考核奖等发放政策和标准有所改变,总体标准较之前提高;三是本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发放标准有所提高。

4.社会保障和就业(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项)。

年初预算为25.03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该项预算指标25.03万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失业保险缴费及动态监测项目,用于失业动态监测企业考评经费及监测企业人员工作经费,将于2021年支出。

5.社会保障和就业(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款)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1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该项预算指标1万元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支出未纳入年初预算,属于财政年中预算追加调整。

6.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

年初预算为85.11万元,支出决算为133.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6.36%,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全年综治文明奖、绩效考核奖等发放政策和标准有所改变,总体标准较之前提高;三是本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发放标准有所提高。

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就业补助(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项)。

年初预算0万元,支出决算为3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该项预算指标3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未纳入年初预算,属于财政年中预算追加调整。

8.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66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该项支出0.66万元使用的是上年结转的预算指标。

9.农林水(类)普惠金融发展支出(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项)。

年初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15万元,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其中该项指标支出5万元使用的是上年结转的预算指标;二是另外的该项预算指标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未纳入年初预算,属于财政年中预算追加调整。

10.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

年初预算为34.39万元,支出决算为38.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1.25%,决算数大于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福利调整,公积金缴费基数增加。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682.7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589.3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86.32%,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住房公积金、退休费……;公用经费93.4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3.68%,主要包括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4.5万元,支出决算为0.85万元,完成预算的18.89%,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万元,完成预算的0%,单位无此项经费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0万元,减少0%,上年单位无此项经费支出。

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为4.5万元,支出决算为0.85万元,完成预算的18.89%,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与上年相比减少0.29万元,减少25.44%,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在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的原则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发生的公务接待,故较有所减少。

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单位无此项经费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0万元,减少0%,上年单位无此项经费支出。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85万元,占100%,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开支内容包括:

单位无此项经费支出。

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85万元,全年共接待来访团组9个、来宾77人次,主要是公务接待各区县就业服务中心发生的接待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单位本级更新公务用车0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主要是0支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本单位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

九、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本单位2020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93.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14.31万元,降低13.29%。主要原因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经费支出。

十、一般性支出情况

本单位2020年开支会议费0.5万元,用于召开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调度会议(属于三类会议,会议活动计划1天,经费预算0.18万元),人数33人,内容为部署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相关事项等;用于召开全市创业培训工作会议(属于三类会议,会议活动计划半天,经费预算0.33万元),人数60人,内容为宣读《关于进一步明确创业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开支培训费1.95万元,用于开展全市就业扶贫和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培训班培训(属于业务培训),人数60人,内容为解读就业扶贫工作业务、政策措施和文件要求等;无节庆、晚会、论坛、赛事活动支出。

十一、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本单位2020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6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6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十二、关于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其他用车主要是0;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十三、关于2020年度预算绩效情况的说明

我单位纳入绩效目标考核的项目名称为失业保险缴费及动态监测,该项目的总目标是实现失业保险费收入应收尽收,保障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的合法权益;激发上报失业动态监测企业上报数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失业动态监测数据准确。2020年失业保险缴费及动态监测项目实际投入使用资金135万元,具体使用明细为:一是失业保险缴费109.97万元,用于市本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代缴失业保险费。二是动态监测考评经费25.03万元,用于失业动态监测企业考评经费及监测企业人员工作经费,将于2021年支出。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以外为完成相关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三、“三公”经费:指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四、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五部分

附件

2020年度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单位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作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的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设有综合部、财务稽核部、城镇就业服务部、农村就业服务部、培训服务部、创业带动就业服务部、信息技术部、失业保险服务所、创业贷款信用担保服务所,不含下属单位或机构。我中心核定编制31人,现在编26人,退休24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1、负责市本级就业服务、创业带动就业和失业保险的事务性工作;

2、负责为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

3、负责组织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就业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培训和服务;

4、负责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

5、承担市本级创业担保贷款事务性工作;

6、负责市本级失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参与指导全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工作;

7、负责组织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承担全市就业相关统计综合分析工作;负责全市基层平台和公共就业信息平台运行维护与应用;组织实施就业失业信息动态监测及失业预警;

8、承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单位财务情况

(一)单位整体支出情况

我单位决算报表反映,2020年度收入年初结转41.11万元;本年度收入1136.3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774.88万元,其他收入361.42万元;本年度支出1132.98万元;年末累计结转和结余44.43万元。

2020年度基本支出682.71万元,主要包括:人员经费589.31万元,日常公用经费93.4万元。

2020年度项目支出450.27万元。

(二)单位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度单位预算收支决算情况表          (万元)

预算金额

决算金额

执行差异(预算-决算)

项目

年初预算

上年结转

本年追加

   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

预算可用指标



基本支出

551.67

12.26

118.78

0

682.71

682.71

0

项目支出

72.83

28.85

393.02

0

494.7

450.27

44.43

合计

624.5

41.11

511.8

0

1177.41

1132.98

44.43

说明:1、我处2020年单位预算批复数总计为734.47万元,包含了失业保险缴费及动态监测135万元。由于项目支出拨款失业保险缴费109.97万元用于失业保险基金业务,在失业保险基金账户列支,故不列为2020年单位决算年初预算数。2、追加的基本支出,一是人员工资福利调整及保险费、公积金等缴费基数增加;二是全年综治文明奖、绩效考核奖等发放政策和标准有所改变,总体标准较之前提高;三是本单位综合考核为优秀等次,发放标准有所提高。3、追加的项目支出主要为创新创业大赛工作经费、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专项经费、创业孵化基地运行费等。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2020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2019年决算金额

2020年决算金额

增减情况(2020-2019)

公务接待费

1.14

0.85

-0.29

公务用车运行费




因公出国出境费用




合 计

1.14

0.85

-0.29

从上表反映,我单位2020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0.85万元,较上年支出减少0.29万元,下降比率为25.44%。从“三公”经费开支情况来看公务接待费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在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的原则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发生的公务接待,故较有所减少。

三、单位绩效目标

(一)单位绩效总目标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面对2020年就业总量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着力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二)2020年度单位绩效目标

2020年中心将按照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创新,务实高效清廉的总要求,围绕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培优亮点、打造品牌、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总思路,认真做好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稳定社会大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努力。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单位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分管财务领导担任组长,各部(所)部(所)长担任成员,采取听取情况介绍、查看相关资料,对2020年整体支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自我评价。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常德市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常德市就业服务中心得分92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秀”,总的来说我单位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和任务。

六、单位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经济效益

本中心积极落实就业政策,2020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金额8080万元),直接扶持1816人自主创业,带动吸纳就业人员17552人;开发市本级公益性岗位352人,岗位补贴332.8248万元;全市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已累计培训退捕渔民484人,发放培训补贴56.78万元;全市发放以工代训补贴729人,补贴金额106.55万元;全市已为1028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4020.606万元,稳岗76636人(包含为35家困难企业发放稳岗返还1794.89万元,稳岗3871人);全市共为97名企业参保在职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4.42万元;加强对全市120家企业动态监测,通过考核,为120家企业发放考评奖励44.43万元;全市已为7517名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837.02万元;全市共为9654人49851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6593.0521万元,其中市本级共为3788人20538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831.18万元。全市共为8828人41868人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04.31万元。

(二)社会效益

1.顺应形势,创新创业发展生态不断优化

一是培育创业人才。抓住疫情期间主播经济风口,引进浙江主播优质前沿培训团队,通过举办创业训练营的方式,高质量开展网络主播培训,促进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依托互联网就业创业;二是优化创业载体。引进市场机制,促进常德市创业孵化基地转型升级,打造4000平米的创客主播孵化基地,积极联系常德本土特色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组织货源,优化营运机制,为主播带货的产品销售畅通物流渠道,形成基地+主播+特色产品+物流的营运新模式。进一步做好孵化基地的管理服务工作,综合区入驻率达100%,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丰富创业活动。组织主播带货活动。围绕地方农产品销售策划组织实施了“澧县第15届葡萄节—创业创新网红直播带货大赛”等一系列主播带货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共举办了9期主播创业训练营,培养了300名主播销售员,带动就业超5000余人,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超亿元;举办创业大赛。投入47万余元奖金举办2020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全市600多个项目参赛,奖励了沃博特-打造中国新型功能性肥料等26个优秀创业项目,并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免费入驻等方面的优先扶持,为创业者搭建了良好地交流展示平台,营造全市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四是强化政策引导。选树典型引领创新创业。开展全市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推荐工作,全市推选了85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效应好的创业典型,发放奖励奖金340万元,稳定就业500人,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

2.精准发力,就业扶贫成果持续巩固

一是启动百日攻坚行动。3月至6月期间,全市组建了110个就业脱贫攻坚小分队,联点帮扶贫困劳动力13.9万名;二是加强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全面加大了扶贫车间、各级扶贫基地和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建设力度,为我市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三是精准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围绕贫困家庭至少“1人参加职业培训、1人拥有一项以上职业技能”的目标,全市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6898人,贫困家庭“两后生”582人;四是全面落实就业扶贫各项政策。通过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精简程序,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效率及覆盖面均有所提升。今年来,全市通过省平台办理各类补55750人次,补贴总金额达2929.8万元。

3.筑牢底线,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力度。聚集因疫情影响暂时不能外出务工且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残疾人、大龄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发防疫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22人;二是多渠道推进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采取送服务上门、送培训到家,送岗位到人等措施,完成我市建档立卡渔民信息采集4158人;三是多举措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开展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健全基层平台服务功能,拓展就业服务内容,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

4.提质扩面,技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

一是切实加大技能提升培训力度。进一步扩大培训补贴范围,提高培训补贴标准;二是着力增强退捕渔民就业技能。把退捕渔民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培训范围;三是积极落实以工代训政策。出台我市“以工代训”具体实施细则,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新吸纳符合条件人员就业的企业按吸纳人数给予1500元/人的培训补贴,并组织市本级参保企业共学政策,对以工代训进行详细解读,全市发放以工代训补贴729人,补贴金额106.55万元;四是全面开展重点群体创业培训。在全市开展“SYB创业培训+直播带货”培训,为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大力培养本土互联网营销师,带动地方特色产品销售,截止目前,全市共举办了54期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培养学员1757名。

5.全力推进,稳岗政策落实成效明显

一是阶段性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适当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已帮助全市7045家单位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费4357.907万元;二是大力推进稳岗返还政策;三是大力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全面落实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政策,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还需更加完善。

(二)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风险防控手段不够。

2.培训实效不够。

3.工作力量不够。

八、有关建议

1.全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狠抓班子建设、队伍管理和综合绩效,完善内部制度、台账建设,优化办公环境,规范办公用品采购领取流程;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统筹协调好资金使用,加强基金稽核,堵塞漏洞,确保基金安全。

2.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以便民为抓手,持续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建设。

3.着力推进服务优化。抓好窗口建设。从严格管理制度、改进工作作风、精简办事流程等方面认真建设好窗口,打造一支作风和业务过硬的窗口队伍,展示就业服务工作新形象。

归档时间:
已归档